福建聚焦国之大者“寻题作答”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胡志顺 佘子艺

福建省武夷山市纪委监委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监督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生态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精准发现、及时纠偏、严肃查处。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东溪水库了解水域生态修复情况,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整改责任。杨帅 摄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纪委监委聚焦林权制度改革关键环节,组织力量下沉一线开展监督,助推林改点“绿”生“金”。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政务服务中心林业综合窗口了解有关情况。张霓虹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福建省纪委监委深化“知、督、促”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治监督台账,指导全省分地域分领域找准切口,分层级压实责任,分阶段压茬推进,以“看态度、看措施、看落实、看效果、看举一反三”为抓手,扎实开展“打深井”监督,综合检视机制运转和落实情况,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福建一贯到底、落地生根。
锚定目标任务,分地域分领域选准监督发力点
“现在制种政策好,打开手机就能看到申报流程,县里补助一分不少及时到账,农技员还会定期来指导,大伙儿制种的劲头更足了。”近日,面对前来走访的三明市建宁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某合作社负责人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
建宁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大县,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种业振兴,绘制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监督图谱,紧盯政策落实开展监督,将发现的问题点对点反馈职能部门并督促整改。同时,以点带面开展“护航特色农业产业”选题监督,梳理出审批事项、监管执法、干部作风等5方面12项重点,对种业项目建设、农资供应、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实施全链条监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做实政治监督,选题立项是基础。福建省纪委监委坚持用好“知、督、促”工作机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立足知形势、知政策、知堵点、知地方、知干部,不断优化“选题—审题—定题”工作流程,多方联动审题,严格把关定题,具体化确定监督任务。
“我们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系统、动态梳理更新各类监督任务,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实际选题,变‘统一选题’为‘一地一题’‘一域一题’,一改被动的‘对题作答’为主动的‘寻题解答’,点面结合、分类施策开展监督。”福建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该省纪委监委以任务锚定监督方向,持续跟进监督、全程监督,推动全省各级各部门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有力激发干部积极性,切实做到知责担责、履职尽责。
暑假期间,漳州市芗城区纪委监委联合区文体旅、住建、应急管理等部门组成监督小队,聚焦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漳州古城开展监督,逐项排查安全隐患和风险点。
漳州古城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有15处国家和省市级文保单位,近年来共实施200多个古城保护项目。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修复、活化利用、修缮工程等开列监督任务10余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相关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查快办,督促职能部门压实主体责任,落细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措施,实现保护与发展共生,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漫步于南平市的青山绿水间,举目所望,乡间茶舍林立、游人如织,处处跃动着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近年来,南平市纪委监委先后开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生态保护、闽江上游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政治监督,并聚焦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中的政策落实、资金补助、产业链发展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及时发现并推动解决工作落实存在的困难问题。截至目前,已推动建设51万亩绿色生态茶园,建立11个全国茶叶标准园示范基地、4个涉茶科技特派员院士专家工作站,真正让茶叶变成“金叶”、茶山变成“金山”,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加强统筹协调,分层级分阶段有序推进
初秋鹭岛,暑意未消。厦门市思明区的在建工地临时用餐点,遮阳棚下饭菜飘香,工人们正有序排队取餐。
此前,由于工地没有专属用餐区域,周边流动摊贩多、肆意占道、无序经营,成为群众反复投诉的“城市顽疾”。为此,该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整治,全面梳理信访件、12345热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投诉,对反映强烈、久拖未决等问题抽丝剥茧,深挖彻查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问题,有力督促城管执法部门加强跟踪管理,指导施工单位划定专属区域、划分特定时段,规范设置临时用餐点,有效改善市容环境。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督促加强统筹协调,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在深层次治理上下更大功夫,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该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像这样从具体问题切入、推动系统治理的做法,正是福建省纪委监委探索实践“打深井”监督的生动体现。该省纪委监委用好“分”与“合”的辩证法,坚持分地域分领域选准监督发力点,分层级分阶段有序推进,变“面”上督为“点”上“打深井”,统筹分配监督力量,凝聚监督合力,紧扣监督主题,制定监督方案,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通起来,强化对“打深井”监督情况的跟踪管理,推动监督更深一层,解决问题更有力度。
“‘打深井’监督关键在于精准聚焦、深挖根源、标本兼治,绝不能浮于表面、泛泛而谈。”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查纠问题的同时,要注重督促整改,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堵塞制度漏洞、补齐管理短板,实现从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到治理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的跃升。
在平潭县,当地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一岛两窗三区”战略蓝图,连续三年以“监督护航国际旅游岛建设”为年度监督选题,对照总体任务要求完善制定全区监督共性化目标,并指导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国企纪委细化推出监督个性化举措,将问题纠治到位,今年来推动整改问题38个,挽回损失673万元。
为精准帮助企业解难题,宁德市纪委监委建立“纪企直通”机制,选取27家企业作为市级营商环境监测点,通过“益企宁德”大走访、“营商创优”大比拼、“宁商共赢”大宣传等系列行动,深入开展涉企执法检查监督,通过市县联动、一体发力纠治执法不规范、趋利性执法等5类突出问题,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375个,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更具竞争力。
去年以来,该省纪委监委坚持由事及人,紧盯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少数”,以“监督探头”精准扫描,深入整治市场监管中吃拿卡要、涉企行政审批和执法检查等问题线索,查、改、治一体推进,健全完善发现问题、整改纠偏、深化治理工作闭环,不断净化政治生态,为高质量发展除淤清障、护航助力。
强化跟踪督办,推动更多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系统显示,我市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在建项目进度滞后、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还需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和单村供水工程专业化管护……”今年4月,一场深化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治理专题会商会在龙岩市召开,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会同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研判。
会议多次提及的“系统”,是龙岩市纪委监委于今年3月正式上线的政治监督档案管理系统。依托该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阅被监督单位及干部相关问题,及时督促推动问题整改,为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提供有力支撑。
会后,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督促推动市水利局下发5份整改通知书,聚焦责任落实、管护机制、资金规范、监管执法等关键环节,建立完善加快农村供水工程管护工作等制度4项,解决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不到位等27个问题。
“实践中,我们探索线上线下一体,构建智慧监督模式,综合运用看态度、看措施、看落实、看效果、看举一反三的‘五看’工作法,贯通‘组组’协同、‘室组地’联动等机制,全面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福建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系统优势,推动省市县三级贯通协同,以纠治责任、作风、腐败问题为突破口,串点成线,把“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起来,及时督促推动强化监管、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实现监督成果集成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为例,驻省生态环境厅纪检监察组坚持把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加强与公安、住建等部门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横向联动,分片区下沉到各设区市,开展督导会商,通报共性问题,抓实问题整改,持续深化治理,推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管工作规范》等制度机制23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建设领域招投标方面,福州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常态化监督运行机制,发挥“室组”联动力量,督促市住建局落实免收投标保证金等有关政策,并就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跟踪问效,今年以来,已为依法必须招标的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免予缴纳投标保证金118亿元,助推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发展。
泉州市民营经济活跃,该市纪委监委将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作为政治监督重点,着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清障护航。通过盯责任、盯作风、盯纪律,实行“委领导挂钩+纪检监察室包片+派驻机构跟进+市县乡联动”监督工作模式,做深做实“四个一批”行动,推动各级惠企政策有效落地,全面构建亲清统一政商关系,切实激活民营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我们将持续聚焦‘国之大者’,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谋划部署工作,将选题破题贯穿始终,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福建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跟踪督办、跟进整改,推动更多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到位,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中国公众信息网摘编:亓荃鹏 |